燃油税征收已经站在我们的家门外了,我们已经能听到它的脚步声。隔着一道门,我们闻不到燃油税的味道是紧张的还是轻松的,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等待着、观望着,手里拿着计算器,反复地按照各种流传的计算方法算着账,脑袋里想的都是自己的钱包会瘪得更快还是更慢。当然,在燃油税敲开我们的大门之前,在我们还没有看清燃油税的眉目之前,一切都还是推测。
燃油税印象
这一周,小刘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,查看关于燃油税的最新传闻。燃油税何时开征、怎么征收成了他每天穷追的话题,“费改税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件大事啊!”小刘俨然已经成了燃油税改革的专家。
燃油税就是将现有的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,实行“捆绑”收费,所以有人也称之为“费改税”。这种燃油税制实质上是通过将养路费 “捆绑”到油价上,将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转换成税费,在道路等公共设施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大背景下,更多地体现了“多用多缴,少用少缴”的公平原则。它利用税收杠杆引导燃油消费者节能减排,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,于国于民显然是利大于弊的好事情。
目前全国惟一征收燃油税的地区为海南省,税率试行30%,实行养路费、过路费、过桥费、运输管理费四费合一收取的方式。而美国征收燃油税的税率是30%,日本是120%,德国是260%,法国是300%。
燃油税一旦开征,将对很多行业产生重大影响,尤其是汽车销售、物流运输和石油企业等。“现在关键是看怎么征收。”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林伯强教授认为,燃油税征收会在油价下调的基础上进行。至于下调多少,林教授表示:“国际油价已经跌了60%,国内油价下调30%应该差不多。”
私家车账簿
小刘天天算账,每天都以不同的方式算一遍。“税率就暂时按照海南省试行的30%计算,油价就分别按照现价、下调15%、下调30%三种情况来算”。
以最普通的城市私家车主为例,驾驶一辆排量为1.6升的5座轿车,每天行驶里程在40公里左右,一年下来就是14400公里,现在普通轿车在城市路况下百公里油耗为10升左右,一年耗油1440升,按厦门11月93号汽油零售价每升5.97元计算,约花费8597元,一般5座轿车每月上缴养路费100元,全年1200元。因此,该车在征收燃油税前每年的相关支出约是9797元。
在油价不变的情况下,按照30%的税率计算,上述车型每年需交纳约2579元的燃油税,比缴纳养路费时每年多支出约1379元;
在油价下调15%的情况下即93号汽油每升约5.07元,则上述车型每年需交纳燃油税约2192元,比缴纳养路费时多支出约992元;
在油价下调30%的情况下即每升约4.18元,上述车型每年需交纳燃油税约1805元,比缴纳养路费时多支出约605元。
很显然,如果消费者希望降低每年的支出,只需要降低每年的行驶里程,使用低能耗车。自然地,“大家都尽量少开车,高速公路收入也会受影响,车流量会减少,其收入也会减少。”林伯强教授说。
低排量车占主流地位
“如果在油价不降的情况下征收燃油税,消费者对于10万元以下的代步车购买肯定会趋于谨慎,很多人会暂缓购车计划。”厦门泰成汽车的市场部刘经理分析说。
据了解,目前市场上的黄金排量是1.6升、1.8升的车辆,开征燃油税后,“消费者会考虑更加实用、耐用,维护成本更低的车型,而1.1升排量的车虽然很节油,但是不够实用。”厦门盈众汽车的市场部潘经理说。因此,1.6升、1.8升类低排量家用车的主流地位将会再次被强化。
同时,汽车生产厂家也会把节油作为主打的广告牌,近期内很多公司已经开始转向大肆介绍新的节油技术。大的趋势是厂家会引进高技术和先进设备,采取订单制生产,而且也会转向开发新能源车的新目标。
尽管燃油税会影响汽车销售市场的格局,“但是对于销售量来说,他们的成本并没有增加,所以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影响。”林伯强教授分析说。因此,目前看来厦门的汽车销售商们仍然持乐观的态度:“因为厦门的买车族精打细算的其实很少,买车时更看重自己喜不喜欢。”
物流司机账簿
货车司机老周这两天也没闲着,每天中午吃完饭休息时,都跟车友们扎堆开始议论燃油税的问题,他们心里也有一本账。老周所在的征安物流有限公司算是中等规模,主要跑省外的公路运输。
还是按照30%的税率,按照柴油价格的现价、下调15%、下调30%三种情况计算。
以20吨的重型货车为例,从厦门到南京1250公里,平均每部车1个月要跑13000公里左右,此类货车百公里耗油35升,每个月耗油4550升,按照11月厦门柴油价格6.01元/升计算,每个月油费约为27346元,每个月养路费为1820元(按照实际运营吨位报算),20吨的货车每个月的支出是29166元。
如果燃油税按照30%的税率征收,在柴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,老周每月需缴纳燃油税约8204元,比征税前多支出约6384元,全年则会多支出约76606元;
在柴油价格下调15%即每升约5.11元的情况下,老周每月需缴纳燃油税6973元,比征税前多支出5153元,全年则会多支出约61837元;
在柴油价格下调30%即每升4.21元的情况下,老周每月需缴纳燃油税5743元,比征税前多支出3923元,全年则会多支出约47071元。
从物流司机的角度来说,“多用多缴”的燃油税原则让他们此前每月固定的养路费时代成为美好的回忆,既然要营运,就必须用油,用的油越多,缴的税就越多。“都不知道该怎么办,也不知道到时会不会有补贴?”老周他们每次算到最后,都是以这句一筹莫展的话收尾。对于他们来说没得选择,所以怀抱着“会有补贴”的希望在守候。
物流运输业化零为整
燃油税与燃油量、里程相关,多用多缴,而养路费与车辆、吨位使用时间相关,每辆车的养路费是固定的。对于靠着远程运输吃饭的物流企业来说,燃油税自然会大幅度地增加车辆运营成本,但这仅仅是对中小型物流企业而言。
“大型的运输企业一般车辆数目和运输吨位较大,如果按照养路费计算则成本很高,按照燃油量和里程缴纳燃油税的话,未必会增加成本,反而有利于他们同中小物流企业竞争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。
由于大型运输企业大吨位车辆多而获得的成本降低,将一定程度上抵消因里程而增加的燃油成本,大型企业面对燃油税的开征不必过于担忧。因此,为了减少燃油税增加的成本负担,面临铁路提速和航空降价的竞争,运输企业应向规模化发展。
厦门征安物流有限公司就是这几天才合并成立的,其负责人之一林明辉告诉记者,之前自己的物流公司叫天之捷运输,但是近期内订单已经缩水了1/3,为了降低成本,有效利用资源,他这几天刚刚与一位同行合并,成立了现在的征安物流有限公司。“主要是想大家抱在一起,成本会更低一些,客源会更多,更有能力应对各种市场风险。”林明辉说。
这已经成为厦门物流运输企业的一种趋势:化零为整。企业之间合纵连横,形成规模化经营,降低运用成本,可以更好地应对燃油税带来的成本压力。因此,燃油税对物流运输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机遇,不但可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车辆,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也将加速,物流企业会朝着信息化、规模化的方向发展。石油企业:长期影响不大
“现在最关键的是看怎么征收,在哪一个环节征收。”海澳石油的叶总也跟大家一样在观望。开征燃油税,如果征税后的油价比现价高,石油石化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也将因此增加。而税金则上缴国库,石油石化企业利润也不会因此而增加。
因此,“开征燃油税对石油石化企业来说短期影响比较大,长期影响不大。”林伯强教授分析说,“因为短期内,对于消费者来说,燃油税会在成品油的价格上加,会抑制石油消费。但是长期来看,等到消费者习惯并接受了这种税,再加上国家的价格体制顺了,就没什么影响了。”
叶总告诉记者,目前来说,由于征收燃油税的传闻,柴油的批发价格已经有了小幅的上涨,已经到6200元-6300元/吨,每吨上涨了200元左右。但是如果按照油价先下调30%,再按30%税率征收燃油税的话,自然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。
公路稽征处:等待正式通知
事实上,除了市场上的各大行业以外,还有一批人也在观望——— 养路费的征收人员。
记者从福建省公路稽征局厦门公路稽征处了解到,目前公路养路费征收标准为:货车每月每吨位180元,客车每月每吨位200元。稽征处主要负责征收公路养路费和公路客货运附加费,每年能征收8亿多元。
“现在要费改税了,这里的100多号人很担心会下岗,不知道会如何安排。”稽征处的工作人员担忧地表示。但是在收到正式通知之前,厦门的养路费征收还将继续进行。